旅游線路分類
昌平十三陵
- 1
- 2
- 3
- 4
- 5
門票信息: 神路旺季(4.1-10.31):40元(僅供參考) 長陵旺季(4.1-10.31):50元(僅供參考) 兒童身高1.2米(不 神路旺季(4.1-10.31):40元(僅供參考) 長陵旺季(4.1-10.31):50元(僅供參考) 兒童身高1.2米(不含)以下免票;北京市老人65歲以上持本市紅色老年卡、殘疾人持殘疾證免票。
景點地址:北京市昌平區長陵路明十三陵景區
交通信息: 北京自駕:二環---南河沿大街---長安街---復興門內大街---復興門橋---德勝門外大街---京藏高速公路---原G11 北京自駕:二環---南河沿大街---長安街---復興門內大街---復興門橋---德勝門外大街---京藏高速公路---原G110輔線---西關環島---京銀路---昌赤路---到達終點。
昌平十三陵簡介:
明十三陵坐落于天壽山麓?偯娣e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。距離北京約五十公里。十三陵地處東、西、北三面環山的小盆地之中,陵區周圍群山環抱,中部為平原,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,山明水秀,景色宜人。明十三陵是中國明朝皇帝的墓葬群,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的天壽山。這里自永樂七年(1409)五月始作長陵,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,其間230多年,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、七座妃子墓、一座太監墓。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、二十三位皇后、二位太子、三十余名妃嬪、一位太監。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,分別建在東、西、北三面的山麓上,形成了體系完整、規模宏大、氣勢磅礴的陵寢建筑群。明代術士認為,這里是"風水"勝境,絕佳"吉壤"。因此被明朝選為營建皇陵的"萬年壽域"。該陵園建于1409~1644年,距今已有300~500多年歷史。陵區占地面積達40平方公里,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規模最大、帝后陵寢最多的一處皇陵建筑群。明代時,于途中的沙河鎮北,建有七孔石造"朝宗橋"。在鎮東,則筑有壯麗的"鞏華城"。該城原為嘉靖皇帝祭陵時中途休息的行宮,現僅存遺址。
明十三陵是明朝遷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寢的總稱,依次建有長陵(成祖)、獻陵(仁宗)、景陵(宣宗)、裕陵(英宗)、茂陵(憲宗)、泰陵(孝宗)、康陵(武宗)、永陵(世宗)、昭陵(穆宗)、定陵(神宗)、慶陵(光宗)、德陵(熹宗)、思陵(思宗),故稱十三陵。景區已開放景點有長陵、定陵、昭陵、神路。
明十三陵是中國歷代帝王陵寢建筑中保存得比較好的一處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,政府為了保護這一文物古跡,從解放初期就開始進行維修,并將十三陵作為全國重點文物加以保護。1957年,北京市政府公布十三陵為北京市第一批重點古建文物保護單位。1961年,十三陵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1982年,國務院公布八達嶺-十三陵風景區為全國44個重點風景名勝保護區之一。1991年,十三陵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“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”之一。1992年,十三陵被北京旅游世界之最評選委員會評為“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。”
【主要景點】
明長陵:長陵建成于明永樂十一年(1413年),是明朝第三帝朱棣的陵墓,也是十三陵中最早和最大的一座。高聳的明樓,是長陵的標志。
長陵的陵宮建筑,占地約12萬平方米。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圓形狀。其前面的方形部分,由前后相連的三進院落組成。第一進院落,前設陵門一座。其制為單檐歇山頂的宮門式建筑,面闊顯五間,檐下額枋、飛子、檐椽及單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構件;其下辟有三個紅券門。陵門之前建有月臺,左右建有隨墻式角門(已拆除并封塞)。院內,明朝時建有神廚(居左)、神庫(居右)各五間,神廚之前建有碑亭一座。神廚、神庫均毀于清代中期,碑亭則保存至今。
第二進院落,前面設殿門一座,名為祾恩門。長陵棱恩門,為單檐歇山頂形制,面闊五間(通闊31.44米),進深二間(通深14.37米),正脊頂部距地面高14.57米。檐下斗拱為單翹重昂七踩式,其平身科斗拱耍頭的后尾作斜起的桿狀,與宋清做法俱不相同。室內明間、次間各設板門一道,稍間封以墻體。其中明間板門之上安有華帶式榜額,書“祾恩門”三金字。“稜”字系后世修葺時誤寫。門下承以旱白玉欄桿圍繞的須彌座式臺基。其欄桿形制,為龍鳳雕飾的望柱,和寶瓶、三幅云式的欄板。臺基四角及各欄桿望柱之下,各設有排水用的石雕螭首(龍頭)。臺基前后則各設有三出踏跺式臺階。其中路臺階間的御路石上雕刻的淺浮雕圖案十分精美:下面是海水江牙云騰浪涌,海水中寶山矗立,兩匹海馬躍出水面凌波奔馳;上面是兩條矯健的巨龍在云海中升降飛騰,追逐火珠,呈現出一派波瀾壯闊的雄偉景象。
祾恩門兩側還各有掖門一座,均作隨墻式琉璃花門,門上的斗拱、額枋,門頂的瓦飾、椽飛均為黃綠琉璃件組裝,在紅墻的映襯下格外分明。院內,北面正中位置建有高大巍峨的祾恩殿。這座大殿在明清兩代,是用于供奉帝后神牌(牌位)和舉行上陵祭祀活動的地方。
明定陵:陵宮的總體布局亦呈前方后圓之形。其外圍是一道將寶城、寶城前方院一包在內的“外羅城”。城內面積約18萬平方米。外羅城僅前部正當中軸線位置設宮門一座,即陵寢第一道門。其制,黃瓦、朱扉、設券門三道。
外羅城內,偏后部位為寶城。其平面接近標準圓形,直徑約230米。寶城墻的垛口均采用打磨平整的大塊花斑石壘砌。內環磚砌宇墻,宇墻與垛口之間為鋪磚馬道。寶城墻的前部設有城臺(又稱“方城”),城臺下承石刻須彌座,上建重檐歇山頂式的明樓。明樓的建造極為考究,不僅樓內采用磚券頂,無木構梁架,而且上下兩層檐的檐椽、飛子、望板、斗拱(上檐為單翹重昂七踩式斗拱,下檐為重昂五踩式斗拱)、額枋、平板枋及上下檐之間的榜額(刻“定陵”兩字)也全部用巨石雕刻拼砌而成,其上油飾油漆彩畫,酷似木構建筑,然實無片木寸版。樓壁前、后、左、右四面各辟券門,樓內樹圣號碑一通,高6.195米,碑首為方形,前后刻雙龍戲珠圖案,正面有篆額“大明”兩字。碑身正面刻“神宗顯皇帝之陵”七個徑尺楷書大字。碑趺采用上小下大五級方臺式,其上面四級自上而下,分別雕刻雙龍戲珠、云、寶山、海浪等圖案。城臺的下部無券門之設,但城臺左右各有冰盤檐式石刻門樓,由門樓進入,有礓石察道由城前上達寶城、明樓。寶城之內封土滿填,中部有三合土夯筑而成的上小下大圓柱形的“寶頂”。但實際上定陵寶頂卻筑得比永陵還大。寶城的排水采用墻外設石刻排水螭首和墻內設排水方井的方式(排水方井的底部設有通于寶城墻之外的排水暗溝)。
寶城之前,在外羅城內設有三進方形的院落。第一進院落,前設單檐歇山頂式陵門一座,制如外羅城門,為陵寢第二道門,又稱重門。其左右各設有隨墻式掖門一道。院落之內無建筑設施,院落之前(外羅城之內)左側建有神廚三間,右側建有神庫三間。第二進院落,前墻之間設祾恩門。其制面闊五間(通闊26.47米),進深二間(通深11.46米),下承一層須彌座式臺基。臺基之上龍鳳望柱頭式的石欄桿及大小螭首設置齊備。前后還各設有三出踏跺式臺階。按《帝陵圖說》所記,祾恩門臺階的形制為“中平(指雕刻圖案的御路石)外墄(指臺階),中為御道”,則明朝時該門臺基也應有御路石雕。祾恩門左右各設隨墻式掖門一座。院內建左右配殿各七間(《昌平山水記》記為七間,《帝陵圖說》記為九間,本書據遺址分析從前者)及神爐左右各一座。第三進院落,前墻間建有陵園最主要的殿字——祾恩殿。其形制為重檐頂,面闊七間(通闊50.6米),進深五間(通深28.1米),下承須彌座式臺基一層,圍欄雕飾同祾恩門。臺基前部出有月臺。月臺前設三出踏跺式臺階,左右各設一出。殿有后門,故臺基的后面亦設踏跺式臺階一出。其中,后面一出踏跺及月臺前中間一出踏跺設有御路石雕。刻龍鳳戲珠(左升龍,右降鳳)及海水江牙圖案。祾恩殿左右各設隨墻式掖門一座。院內沿中軸線設有兩柱牌樓門(欞星門)一座、石幾筵一套。牌樓門的兩柱作出頭式,白石雕成、截面為方形,頂部雕坐龍,前后戧以石抱鼓。石幾筵,由石供案和石供器組成。石供案作須彌座式,石供器由香爐(一座)、燭臺(二座)、花瓶(二座)組成。形制如長、永等陵。
此外,定陵外羅城之前,左側還建有宰性亭、祠祭署,右側建有神宮監、神馬房等附屬建筑。定陵衛的營房則建于昌平城內。其中,定陵祠祭署的建筑布局是,中為公座(辦公用的正廳),后為官舍,前為門。神宮監有重門廳室,房屋多至300余間。
明昭陵:內有無字碑“石龜負碑”,豎立于祾恩門前的碑亭內,空白無字,可能因皇帝功過難評之故。游人至此喜摸石龜,民諺道:摸摸烏龜頭,一生不發愁;摸摸烏龜腚,永遠不生病。
明樓的斗拱,依明朝制度各陵均為上檐單翹重昂七踩斗拱,下檐重昂五踩斗拱。而修葺后的昭陵卻變成了上下檐均為單翹單昂五踩斗拱。明樓內還增加了條石券頂。棱恩門、棱恩殿雖然重建時間數沒有大的變動,但都縮小了尺度。棱恩殿,原制面闊五間(30.38米),進深四間(16.77米);清代重建后,面闊間數沒有改變,尺度卻縮小為23.3米。進深改為三間,尺度縮小為11.92米。棱恩門,原為面闊三間(18.44米),進深二間(8.04米);清代重建后面闊縮小為12.52米,進深縮小為6.77米。陵內的兩廡配殿和陵前的神功圣德碑亭不僅沒有重建,而且殘垣斷壁也被拆除。只在碑石周圍舊亭基上修建了一周宇墻。此后,長達200年的時間里一直沒有修繕。昔日壯麗的陵園建筑滿目凄涼,只剩下殘壞的明樓和陵墻了。
神路:碑亭位于神道中央,是一座歇山重檐、四出翹角的高大方形亭樓,為長陵所建。亭內豎有龍首龜趺石碑一塊,高6米多。上題大明長陵神功圣德碑,碑文長達3500多字,是明仁宗朱高熾撰文,明初著名書法家程南云所書。碑東側是清廷修明陵的花費記錄。西側是嘉慶帝論述明代滅亡的原因。碑亭四隅立有4根白石華表,其頂部均蹲有一只異獸,名為望天犭孔。華表和碑亭相互映襯,顯得十分莊重渾厚。在碑亭東側,原建有行宮,為帝后前來祀陵時的更衣處,現已無存。
石雕群是陵前放置的石雕人、獸,古稱石像生(石人又稱翁仲)。從碑亭北的兩根六角形的石柱起,至龍鳳門止的千米神道兩旁,整齊地排列著24只石獸和12個石人,造型生動,雕刻精細,深為游人所喜愛。其數量之多,形體之大,雕琢之精,保存之好,是古代陵園中罕見的。石獸共分6種,每種4只,均呈兩立兩跪狀。將它們陳列于此,賦有一定含義。石人分勛臣、文臣和武臣,各4尊,為皇帝生前的近身侍臣,均為拱手執笏的立像,威武而虔誠。在皇陵中設置這種石像生,早在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就有了。主要起裝飾點綴作用,以象征皇帝生前的儀威,表示皇帝死后在陰間也擁有文武百官及各種牲畜可供驅使,仍可主宰一切。
欞星門又叫龍風門。由四根石柱構成三個門洞,門柱類似華表,柱上有云板、異獸。在三個門額枋上的中央部分,還分別飾有一顆石雕火珠,因而該門又稱“火焰牌坊”。龍鳳門西北側,原建有行宮,是帝后祭陵時的歇息之處。
【未開放的景點】
明景陵:(未開放)
其神道從長陵神道北五空橋南向東分出,長約1.5公里,途中建單空石橋一座。陵宮朝向為南偏西55o,占地約2.5萬平方米。寶城因地勢修成前方后圓的修長形狀。前面的二進方院和后面的寶城連成一體。中軸線上依次修建祾恩門、祾恩殿、三座門、欞星門、石供案、方城、明樓等建筑。
景陵內的祾恩殿臺基,仍是嘉靖年間改建后的遺物。從遺存的明代殿宇檐柱柱礎石分布可以看出,該殿原制面閣五間(31.34米),進深三間(16.9米),后有抱廈一間(面闊8.1米,進深4.03米),前面的御路石雕二龍戲珠圖案,比獻陵一色云紋,顯得更為精致壯觀。
目前,祾恩門、祾恩殿的臺基上還有清代改建后遺留的柱礎石。神功圣德碑亭僅存石碑及臺基。
獻陵:(未開放)
獻陵是明朝第四位皇帝仁宗昭皇帝朱高熾(洪熙)和皇后張氏的陵寢,就位于天壽山西峰之下,長陵的旁邊,目前封閉沒有開放。
陵寢制度確實比較儉樸。其神道從長陵神道北五空橋北分出,長約1公里。途中建有單空石橋一座。路面為中鋪城磚,兩側墁碎石為散水,十分儉樸。其朝向為南偏西20o,占地僅4.2萬平方米左右。其陵殿、兩廡配殿、神廚均各為5間,而且都是單檐建筑;門樓(祾恩門)則僅為3間;城下券門改為更簡單的直通前后的形式。照壁則因之不設于券洞內而設于方城之后,墓冢之前。上登明樓的礓石察量路則改為設于寶城之內的方城左右兩側。由于獻陵陵制不追求奢華,所以,前人在述及明陵時有“獻陵最樸,景陵最小”之說,它為此后的明陵建筑樹立了楷模。
明獻陵還有一個特點,這就是祾恩殿和方城明樓在院落上彼此不相連屬。前面以祾恩殿為主,建有一進院落,殿前左右建兩廡配殿和神帛爐。院的正門,是祾恩門,也即陵園的大門,門前出大月臺,院后設單座門一道。后面以寶城、明樓為主,前出一進院落。院內建兩柱欞星門、石供案。院門為三座單檐歇山頂的琉璃花門。二院之間,隔一座小土山(影壁山)。選擇中隔小山這種布局的原因是什么呢?這與陵園的風水有關!
永陵(世宗):(未開放)
永陵大約經過7-11年的經營,永陵營建大體告成。建成后的永陵與前七陵相較,確有兩大獨特之處。
首先,是規模宏大。在古代,陵園規模的大小,取決于陵園殿廡、明樓及寶城規則。按照《大明會典》的記載,永陵寶城直徑為81丈,裬恩殿為重檐七間,左右配殿各九間,其規制僅次于長陵,而超過獻、景、裕、茂、泰、康六陵制度。其裬恩門面闊五間則與長陵相等,其后僅定陵與之同制。
另外,永陵的方院和寶城之外,還有一道前七陵都沒有的外羅城,其制“壯大,甃石之縝密精工,長陵規畫之心思不及也”。外羅城之內,左列神廚,右列神庫各五間,還仿照深宮永巷之制,建有東西長街。古人設計了外羅城,以便將皇妃們埋葬于外羅城之內,其布葬的位置則擬在寶山城之外,明樓之前,亦即明樓前左右宮墻之外,左右相向,依次而袝。后來,世宗的皇妃們的墓窒雖然沒有按原議定的方案,修在外羅城內,但外羅城則按原定計劃修建了。
明茂陵:(未開放)
位于裕陵右側的聚寶山下,是明朝第八帝憲宗純皇帝朱見深(年號成化)和王氏、紀氏、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寢。
茂陵的建筑在清初時保存尚好,而且祾恩殿內的陳設也保存較多。顧炎武《昌平山水記》記載順治、康熙年間茂陵的情況是:“十二陵惟茂陵獨完,他陵或僅存御榻,茂陵則簨虡之屬猶有存者。”至清朝末年,祾恩門因年久失修已經倒塌,民國年間祾恩殿本已殘壞,又被拆毀。其現狀情況同裕陵。
景點數據來自 昌平十三陵